栏目

工会要闻

抗击疫情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工会职工在行动

2020-05-09

  杨善林:“国家需求在哪,我的研究方向就在哪”

  7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素有“拼命三郎”之称。“想找杨院士很容易,只要没出差,不在实验室就在办公室。”身边的同事和学生对于他的“拼”这样说道。

  多年来,杨善林带领科研团队从国家重大需求出发,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程管理、空天系统工程管理、能源与环境工程管理、医疗与健康工程管理等领域,并培养出一批领军人物和骨干人才。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面对众多急需救治的病患、迅速调动起来的医护力量、八方涌入的驰援物资,如何组织安排,才能在准确诊疗的前提下节约医生时间、降低医生面临的风险?从事多年管理科学研究的杨善林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为了尽快摸清实际需求和技术瓶颈,大年初四,杨善林就带着科研人员来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向一线救援医生和相关技术人员采集第一手资料。

  “当时很多人都劝我不要去医院,说有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如果不去,怎么能摸清医生的需求,怎么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杨善林说。

  经过在医院的多轮深入调研,系统的架构、研发和实施方案很快被确定下来。大年初八那天,杨善林带领团队与合肥德铭电子公司联合研发的基于云的智能移动新冠肺炎防控远程交互服务系统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疫情防控一线成功应用。

  随后,团队联合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将移动远程会诊技术应用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武汉疫情防控最前线。

  这套系统能够实现隔离病房患者、病区医生和异地指导医生的移动远程交互与医学影像、医学文本、电生理信号等多模态数据交互,还能在实现数据交换、解析、分析和权限控制能力的同时,对数据进行严格保密,从而保护患者隐私。疫情期间,该系统可以降低医护人员交叉感染概率,减少医疗资源消耗,提高救护效率。

  “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是我们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最大的追求。”杨善林说。

  杨田军:“这不是演习,这是真枪实弹的战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作为安徽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基地之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肩负着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艰巨任务。刚从西藏支援归来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杨田军临危受命,担任感染病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治疗组组长,立即进入感染病院的重症治疗单元。

  作为重症专业出身的杨田军,深知对于重症患者治疗的精髓在于精细化。新冠肺炎患者每日都需接受专业性评估及治疗,比如动态超声容量评估、深静脉穿刺置管补液、经鼻高流量氧疗支持条件调整、俯卧位呼吸等,为了使病人得到最合理的治疗,杨田军实时指导一线医生进行患者病情评估,做到“一人一方案”。因此,他每天在隔离病房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

  此外,杨田军把对每一位年轻医护人员的关爱始终放在心上。他说:“这不是演习,这是真枪实弹的战场,我在治愈每一位患者的同时,也一定要把你们平安地带回去。”当每位新冠肺炎患者需要被多次采集咽拭子等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时,杨田军总是主动请缨。他说:“采样时患者呼吸道开放,病毒性气溶胶会释放出来,我去冒险足矣,年轻医生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杨田军却有不同观点:“对于新冠肺炎患者应该是三分治疗,五分护理,还需两分关爱。”因此,他每天都会进入病房和患者聊天,给予他们鼓励和安慰,尽力缓解他们对于疾病的恐惧及焦虑。期间,一名93岁的高龄重症患者入院时情绪低落,且不愿配合治疗。“老爷子,我们一起加油,过几天就能回家了!”杨田军和医护人员们着力做好老人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并陪伴老人活动、定期给老人做肢体按摩等。最终,老人在医护团队20多天的科学治疗和精心照料下,病情一天天好转,于2月29日治愈出院。这是目前安徽省年龄最大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马红秋:安徽卫生系统逆行支援湖北第一人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感专家马红秋挥别家人,毅然踏上开往武汉的列车。作为国家卫健委从全国紧急抽调的10名专家之一,同时又是安徽省医疗卫生系统逆行支援湖北的第一人,马红秋深感责任重大。

  “说实话,我还是有顾虑的,特别放心不下80多岁的父母,他们身体不太好。”马红秋坦言,自己平时工作忙,“原本计划春节期间好好陪伴父母,为他们做做饭,多尽些孝心。”

  但是,当国家卫健委询问何时能出发时,马红秋斩钉截铁地回复道:“如果前方需要,立刻可以走。”

  在高铁上,马红秋未做片刻休息,而是抓紧时间了解对接医院——武汉市第九医院的情况。“这所医院是武汉市青山区的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重症患者的比例最高时达到70%。”越是了解,她的心就揪得越紧,“医院没有传染科,从人员配备到硬件设施,都无法达到疫情防控的要求。”

  当马红秋抵达武汉时已是深夜,但她没有去酒店,而是马不停蹄地赶往对接医院进行摸底。来到医院后,她像侦察兵一样穿梭于各个角落,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确诊疑似病人的隔离病房和发热门诊、医疗废物储存间等所有高风险场所。仅仅48个小时,马红秋就拿出了针对医院感染防控的22条综合建议。之后,她又陆续提出过3次建议,并指导医院制定了十多项感染防控制度。

  除了把关防控、出谋划策外,在医院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马红秋还亲自参与医院的消杀工作。“虽然身体上有些吃不消,但能够为医患人员筑起一道‘安全堡垒’,再苦再累都值了。”

  在驰援武汉的54天里,55岁的马红秋从没在凌晨1点前睡过觉,几乎每天都要忙至后半夜。即便如此,对于自己的付出和辛劳她总是轻描淡写,反而反复称赞着武汉人民的坚强和热情。“在一线人人都很辛苦,但是最让人心疼的还是武汉市民,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被他们感动。”

  聂卫群:抗击疫情,中医人有担当

  聂卫群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ICU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急重症教研室教学秘书。身为湖北人的她在了解到家乡疫情告急后心急如焚,多次主动向院领导请求驰援湖北。虽然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孩子,但她觉得,与抗击疫情相比,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

  2月20日,聂卫群随安徽支援湖北第七批医疗队来到了武汉。经过反复严格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后,聂卫群和战友们自2月26日起全面接管了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13区和17区两个病区,共计74张床位。她介绍说:“武汉中心医院是疫情中心区,接管的主要是前期新冠肺炎病情较重还未出院的病人,同时接受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过来的确诊新冠肺炎且在方舱医院和隔离点病情加重或反复的病人。”

  新冠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因此隔离病房采取三级防护。聂卫群在每天查房和值班时,都要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和隔离衣,戴着厚厚的口罩和护目镜,6小时内不能喝水、上厕所,说话和行走也比平时更耗力气。但聂卫群却能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耐心聆听病人的倾诉,详细解答病人的疑问,尽力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面对一些年老体弱、营养状况差但是其家属被隔离的病人,聂卫群会特意给他们送去指挥部发给自己的蛋白粉等营养品。她的专业水准和仁爱之心获得了病患们的一致好评,每位患者在治愈出院时都不忘向她表达感激之情。

  作为安徽中医人的一员,聂卫群和队友们按照中医药辨证施治的原则,对感染期和恢复期病人分期论治,做到一人一方,让中医药全程干预。同时,她还是全院疑难患者会诊会商专家成员,在会商诊疗中注重扩大中医药治疗重症患者的影响力和使用率。得益于精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聂卫群管辖的病区病人治愈率高,重症病人好转出院2人,没有向危重症转变的,更无一例病亡。

  吴强:奋斗在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战场

  “枕戈待旦,招必至,战必胜!我申请至院应急病房或赴武汉医疗队,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吴强第一时间向医院请战。

  早在2003年,吴强就作为重症医学科的骨干力量,站在了抗击非典的前沿阵地。2009年抗击甲流期间,他因表现突出受到了蚌埠市卫健委表彰,并多次受政府和单位委派参加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行动。

  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搏斗中,他的表现更加令人印象深刻。1月29日,接到医院委派任务后,吴强立即进驻隔离病房,成为第一位进入“红区”的重症医学科大夫。“红区是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病房,这里不是地狱,是医务人员和死神争夺生命的战场。”吴强在自己的“红区”战记中这样写道。

  深静脉穿刺、床边B超、CRRT、血浆置换、气管插管、胸腔穿刺……凭借着各项重症核心技能的熟练操作和对病人的精准治疗,吴强迅速稳定了重症患者病情,使得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长时间工作后,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将人捂到全身出汗,手术衣全部湿透;紧密的防护面罩令人慢性缺氧,出现呕吐、晕厥等症状;持续的挤压让口罩的上束带像两把刀一样不断地在耳朵上缘摩擦,产生撕裂般疼痛……但是,为了守护病人的健康,吴强全然不顾这些不适,常常不眠不休地守在病床边,两眼紧盯着监护仪,不放过任何一次救治机会。

  据统计,吴强既是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新冠肺炎病区工作时间最长的大夫,又是管理危重患者人数最多、执行风险操作最多的重症医生。疫情期间,他共参与抢救危重患者12人,重症患者18人;对4例常规ARDS机械通气无效的危重患者实施ECMO及管理工作,对6例合并进行急性肾衰患者实施CRRT;进行血浆置换2例、纤维支气管镜吸痰4例、气管插管5例、深静脉穿刺5例、胸腔闭式引流1例、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1例。

  安徽师范大学驻村扶贫干部:践初心、担使命,筑牢农村防线

  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由黄德春、桂晓骏、付勇三位老师组成的安徽师范大学驻村扶贫工作队突然接到紧急通知,需要在大年初六这天前往皖鄂交界的宿松县三德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宿松县与湖北省黄冈市接壤,有大量人口在武汉务工,再加上105国道和合九铁路从三德村内经过,所以其抗疫形势相当严峻。

  然而,危急关头,他们没有过多犹豫。“有困难,我们先上!”三位老师始终把党员的身份和扶贫干部的担当铭记在心。

  提起最初的疫情防控形势,黄德春用了“揪心”二字:“基层群众比较喜欢串门,有时连口罩也不戴,一旦有人感染,发生聚集性感染的风险非常大。”桂晓骏对此也深有体会:“我们刚开始进行入户宣传时,发现红白喜事人员聚集情况比较多,宣传疏导的压力和阻力都很大。”

  三位老师进驻村内后带领党员干部成立了突击队,在三德村各个路口设置防控点,对往来人员进行严格排查。他们深知,降低流动性对于当前公共卫生条件薄弱和群众健康意识欠缺的农村基层来说,是最好的防控措施。

  “我们协助村干部组成巡逻队,挨家挨户上门宣讲,耐心劝阻群众在红白喜事的时候不办酒,不请客。”付勇表示,认识到防疫工作的严峻形势,队员们立刻根据实际情况向上级政府建言献策,并在三德村做足做实各项防疫措施。

  为了进一步降低疫情扩散风险,三位老师和村两委干部在村里开展了全面摸排,对从湖北境内务工回村人员进行严格居家隔离,安排专人定时测量体温。此外,他们还利用广播和宣传单页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村民群众科学防疫,不信谣、不传谣。

  当下,在村两委的协作支持和村民群众的理解配合下,三德村的疫情形势已趋于稳定。“我们坚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黄德春、桂晓骏、付勇掷地有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