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政策法规

迎接教改全新挑战 特色育人稳步向前

2019-09-2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需要我们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全面系统、创造性地落到实处。

  创办怎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学生、走怎样的发展道路,这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引领学校长远发展的参考坐标。地处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天津市滨海新区的紫云中学,立足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发展多元格局日渐形成的大背景,学校努力让不同学习潜能、不同思想性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认知的生命主体共同成长、成才、成功,逐步形成了“和谐教育,共生发展”的鲜明办学特色。

  把握重点深化学校课程改革

  2013年,紫云中学成为天津市第三批特色高中建设实验项目校,着力培育“和谐教育、共生发展”办学生态,这一阶段,紫云中学成为滨海新区仅有的一所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校,“让充满民族文化差异的新疆学生融入紫云中学和谐大家庭”成为学校发展建设的崭新课题。随着深化课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校,紫云中学专门制订了“十三五”课程方案,不断优化育人模式,深化学校课程改革,校长苏金龙进一步提出“和谐共生”的办学理念,要求全力构建和谐共生课程体系,全程培育和谐共生课程文化,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紫云中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守正出新的原则,优化学校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教师,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和谐共生”办学文化、培养“和诚博雅”优秀人才的育人模式。一是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学业“校本化”质量标准,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改革,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二是依据学校和谐共生课程体系,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推动校本课程生本化、精品化、特色化改进。三是指导学生设计生涯发展规划,指导学生自主选修课程。四是设计符合学校课程生态的“走班分层”管理机制、学分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形成。五是实现课程改革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建成共享开放、高质高效的智慧校园。

  “三条主线”推进实施生涯规划

  新高考改革中取消“文理分科”、实行“6选3”自主选科等政策,既增加了学生科目选择方向,也成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的挑战之一。对此,紫云中学以生涯课程为依托,按照“唤醒—明晰—体验—预判—反思—初定—适应—确定”的总体进程,实施学生学业生涯教育。紫云中学应对新课改新高考改革更值得推崇的成果便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从而全面开放20种组合,并探索出6选3备1,最终定2走1的选课走班组织管理模式”。

  在此进程中,有“三条主线”自始至终贯穿紫云中学的学业生涯指导工作。第一条主线是生涯课程,每班每周一节课,把学校的整体指导细化到每一个班级进行落实,适时调整方向,适度把握节奏。第二条主线是导师工作,不断提高导师工作水平,力求使整个导师团队的工作节奏与学校的整体部署相协调。第三条主线是紫云中学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引入的专业的生涯伴随系统,可辅助导师高效率地完成学生个性化智能评估、选科资源库建设、后台数据分析、导师在线管理等诸多工作,从而使自身发展优势与职业发展目标顺利对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学生学业生涯教育在学校教育的改革创新中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学生成长中的变化以及培养模式的改变将有望转化为未来收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红利,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双导师”助力学生个性发展

  新高考改革实施以后,学生生涯指导工作和学生走班分散管理工作对原有的单一班主任管理体制带来很大挑战。为了从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管理,紫云中学设计实施了“1+2”双导师工作体系,即为每一个学生同时配备两位导师(首席导师和成长导师)辅助引领,解决学习发展中的问题。

  在“1+2”双导师工作体系中,班主任担任班级的首席导师,利用自身与学生和家长密切接触的优势,负责把控班级里全体学生的教育发展方向、筹划和实施班级的各项活动、研究指导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按步骤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各项任务。学生结合学习体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教师作为成长导师,每位成长导师负责对6—15名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业、生涯及生活方面给予指导,并借助智慧校园系统中的生涯导教平台与学生随时进行线上交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业规划中的具体问题。为了保障“1+2”双导师工作体系的整体运行,紫云中学还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导师培训、制度确立、导师分配等基础问题,使导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方可依、量化评估。

  肩负着“创品牌学校,建和谐紫云”的重大历史使命,紫云中学在对“和谐共生”的深度思考中,在学校教育发展观、课程价值观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务实创新的改革探索之路,并将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朝着彰显环境育人、情感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和谐发展的育人特色稳步迈进。

  (代果 王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