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榜样风采

最美逆行者们:危难之际“疫”不容辞

2020-02-19

  中工网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无数一线医务工作者奋战在第一线,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拼搏着。

  赵红: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

  赵红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她在春节期间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

  期间,赵红在院内及时通过现场培训和网络培训方式,开展全员培训,增强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防控处置能力,提升防控水平;联合医务处,制定相关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流程并发布重点科室,督促落实。

  同时,赵红还按照规范要求,指导发热门诊建筑布局,联合医务处做好发热门诊新址搬迁工作;全面督查管理,重点每日督查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检验科、影像科等,保障医疗安全;积极协调,保障防护物资配备,并配备符合防护要求的防护物品。

  2008年,赵红曾报名参加了汶川抗震救灾,对参与重大医疗救援抗击疫情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虽然母亲年迈,孩子恰逢高三,1月27日,赵红依然报名参加了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前往武汉抗击疫情。

  赵红说:“自己在内心早已做好了准备,家里人也非常支持我,院领导也高度重视此次援助武汉的行动。作为院感专职人员,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做好院感相关的防控工作。我相信一定会取得疫情抗击的全面胜利。”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驰援武汉

  2月4日凌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到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紧急指令后,迅速从众多请战的医务人员中挑选方文俊、张婷、晋莹、周荣4名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医疗队员,火速集结,驰援武汉。

  本次医疗队组派时间紧急,众多医务人员踊跃报名,志愿上一线,从接到通知到医疗队整装集结完毕仅用四个小时。党办、院办、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科、国资科等多个部门闻令而动,以最快的速度为医疗队准备好防护与保障物资。

  出发前,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派员科室工作人员为医疗队送行。院长陈斌代表医院向医疗队员义无反顾,勇赴抗疫一线的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医疗队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克服困难,凝心聚力,相互协作,全力治病救人。(胡媛)

  曹艳茹:从培训结束到直接走向“战场”

  “我们是27日晚上到达武汉的,大家夜里一点多才休息,28日上午休整了半天,下午国家卫健委的防控专家给我们作了岗前培训,给我们讲解了最新的诊疗指南以及不同岗位的感控流程。”安徽抗疫援鄂医疗队队员、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曹艳茹说道,接下来他们会被分配到定点医院开展相关工作。

  第二天,包括曹艳茹在内的50名重症监护护士被分派到金银潭医院(原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工作。

  曹艳茹要连续在隔离病房工作8个小时,所在的病房现在有20余位患者,每个重症护士要管4-5个病人,有创通气、CRRT……工作强度很大,条件艰苦,她要在四个病床之间的小区域来来回回操作护理。

  病房每天不断有疑似或者确诊的患者进出,由于穿脱防护服的程序复杂,为了长时间工作不上厕所,曹艳茹减少穿脱隔离衣的次数、节约防护服,工作时尽量不吃不喝,就这样穿着防护服隔离衣戴着防护口罩奋斗八九个小时,里面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双手在长期密闭的环境下工作,手臂长满湿疹,有时遇到抢救病人稍微快走几步都能气喘吁吁,心跳加快。

  下班时,为防止交叉感染,所有人每接触污染物品和环境后必须不断地洗手消毒,当所有的消毒措施做完后,他们常常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

  董丽萍:17年前你们保护我,现在我要保护你们

  出生于1992年的董丽萍,是皖医二附院首批医疗队中岁数最小的。她是皖医二附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师,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积极奋战在生命抢救第一线。抵达武的5天时间,董丽萍将爱心勇气、专业知识化作抗疫的力量,与患者一起同病魔进行殊死搏斗。

  “第一次远离父母和家乡,第一次面对疫情,但当我看到身边那么多医务工作者与我们并肩战斗,内心的担心就烟消云散了,就觉得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疫情。”面对疫情防控,她坚定地说,“2003年非典的时候,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90后,17年后,换我们保护你们。”

  在完成患者治疗和生活护理的同时,董丽萍还十分注意他们的心理护理。一位病人因为病情和隔离,脾气特别急躁,她就一直跟她沟通,经过不懈地努力,病人终于愿意好好休息,好好配合治疗。

  “不畏惧,是前进的力量,为战胜病毒付出的努力,也是我们寻找生命价值的答案,相信万众一心的力量,一定能尽快战胜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一起携手越过黎明前的黑暗。”董丽萍说。

  秦晋: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就是对患者最大的负责

  秦晋是皖医二附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同时也是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日,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安徽援鄂抗疫医疗队成立了党总支和安徽援鄂抗疫医疗队工作处,包括综合工作处和业务工作组。秦晋主动加入宣传报道处,除了承担繁忙的重症护理工作外,每天还要抽出休息时间梳理病房的工作情况,写好工作日志,反馈相关工作情况,以便上级部门能及时准确掌握疫情情况。除此之外,他提出的在生活区域加强规范自我防护的举措,受到国家卫健委专家的好评,并得到了大力推广,为广大的医疗队员的自我防护加固了屏障。

  在武汉工作时,秦晋意识到很多患者直接和护理人员接触。他提出,把病房分隔成污染区、半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医务人员每天从外面回来,首先要先进入污染区,摘口罩,丢弃在门口在垃圾桶,把从外面回来的外套外裤、鞋子等脱下来单独放置,然后进行手卫生,换干净鞋,再进入到半污染区;在半污染区域,要再次换鞋,洗澡,更衣,进入到缓冲区;在缓冲区域要再次换鞋,从而进入清洁区,在清洁区域再次换鞋,才能睡觉、吃饭。整个流程虽然很复杂,却是自我防护最重要的关卡。

  疫情防控体现在医院内、院外每个细节,因防护特殊性,大家取消保洁人员对个人区域的清洁,在宾馆入口处也加强手卫生提醒,另外对医疗队人员加强健康管理,每日监测体温,如有异常和不适症状及时上报。(胡媛)

  徐静:防疫阻击战中的外来“逆行者”

  1月30日,在黄山市休宁县龙田乡省级贫困村江田村,安徽省“百医驻村”计划派驻村医、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徐静正奋战在一线。

  2019年7月,徐静开启了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这个春节,作为医生的徐静,虽然家在芜湖,可她每天都密切关注着黄山市尤其是休宁县的疫情情况。1月29日,再也坐不住的徐静,决定取消休假次日便返回龙田。

  1月31日上午,冬阳和煦、暖风拂面,似乎已有了融融的春意,一些按捺不住的群众走出家门,或是聚在墙根下晒太阳、或是捧着饭碗扎堆聊天。

  “这可不行,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力、传播力很强,可不能掉以轻心。”徐静焦急地说。于是,她便主动提出与正在上户核实外来返乡人员信息的乡村干部一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耐心地向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一遍遍解释。

  而每逢村民到卫生室就诊,徐静也会叮嘱村民不要串门、不要互相请客吃饭,要做好自我防护、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和家里的环境卫生。两天来,徐静已为群众看病32人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