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五一”表彰

新冠疫情防控救治工作省五一劳动奖章-邵敏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2023-05-17


邵敏,男,汉族,197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职称,现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兼重症医学科高新病区主任。

新冠疫情三年来,作为安徽省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本人一直积极投身安徽省疫情防控和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冠状病毒肆虐,本人顶风冒雪,坚守防疫一线,先后赴安庆、淮南、阜阳等地参加新冠重症患者的会诊和救治, 2020年被安徽省医师协会授予“抗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本人所带领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是一支年轻有战斗力的青年优秀团体,团队秉持“强化责任、勇于担当、夯实业务、传承创新”的使命,在保障省内外人民群众健康和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投身全国援鄂、援藏、援沪、援渝及省内疫情防控工作,多次受国家及安徽省卫健委通报表扬,并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安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安徽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等多项荣誉称号。

特别是2022年12月7日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以来,随着新冠重症感染患者的增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重症患者救治压力,重症医学科作为生命最后一道防线,承担着最重的使命及无数家庭的希望。重症医学科61张床位(绩溪路院区29张、高新院区32张)快速收治满员状态,作为重症医学科主任,临危受命,按照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要求,承担医院绩溪路、高新两个院区近10个ICU病区的统一调度和管理,统筹规划及制定危重患者的最佳救治流程,布署ICU病区院感防控工作,还要负责两个院区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的日常查房及支援重症医护人员的专科培训。

作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救治团队负责人,树立“全院重症患者一张床”意识,即使在本科室人员高度紧张的同时(医生共28名、护士95名),一方面带领全员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坚持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还主动派出1名主治医师支援急诊内科,1名副主任医师每日前往儿童ICU查房,以及1个治疗组驻扎心脏外科ICU管理危重患者。在繁重的临床工作同时,本人还需带领团队积极完成非重症支援的医护人员技能培训和临床指导,克服人员短缺、床位不足、硬件不足等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增加床位,真正做到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全力保障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守住最后一道防线,挽救了数百名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践行重症人的责任和担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强调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重症肺部疾病,可以促进背部肺泡“复活”、改善气血交换、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痰液排出。本人一直紧跟学科前沿,按照国家督导组要求,将“俯卧位治疗”根据每个患者疾病特点,有机地融入新冠的综合治疗中,既充分运用“俯卧位治疗”的治疗理念,尽量做到“应趴尽趴”,又最大程度地避免“俯卧位治疗”可能的并发症,以期俯卧位达到重症救治和预防向重症转变的治疗目的,显著提高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成功转出ICU。

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用不到2周的时间完成医院ICU改造任务,全院共计重症床位增加到208张,其中绩溪路院区成人重症床位59张、新生儿重症20张、儿童重症20张,高新院区成人重症床位89张,新生儿重症20张;临时设置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可转化ICU床位48张,投入工作的医生数(包括其它科室支援的医生36名、住培医生以及进修医生)151人,护士354人(包括其它科室来支援的护士97名)。重症团队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截至2023年2月,共收治危重患者1000余例,其中救治成功的最大危重患者101岁。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这场与病毒的较量中,安医重症医务工作者勇担防控使命,用自己的专业进行科学防控,带头守好“重症阵地”!

从2022年12月初,本人每天从睁眼忙到天黑,基本没有回过家,随时待命工作。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中,即使在被新冠感染期间,仍坚持工作到深夜,经常把作息时间放在车上,入车即睡,短短的几十分钟充电,就要步入下一轮紧急的工作模式。本人作为国家新冠救治督导组成员及安徽省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专家,2023年1月、2月先后巡查全省其他兄弟医院的新冠救治工作情况,就如何守住高危新冠感染门急诊患者、院内患者两条线,如何减少患者转入ICU压力,节约医疗资源等方面给予充分指导,还积极承担全省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远程会诊工作和新冠重症患者双向转诊单位巡诊工作。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自新冠感染的疫情发生以来,本人勇当先锋,作为团队表率,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初心,彰显了医务人员的担当,构筑了疫情重症救治的铜墙铁壁!该先进事迹在2023年1月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予以报道。

作为学科带头人,自2018年5月主持科室开展ECMO技术以来,截至2023年2月,已成功完成220例,连续4年排名安徽省第一,主持制定了科室ECMO应用规范、外出核查单(checklist)、外出转运规范、ECMO建立checklist、数据库等一系列流程与规范,使ECMO患者整体生存率:50.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持完成安徽省首例直升机ECMO转运、急性肺栓塞ECMO辅助下手术取栓、106天长程ECMO支持等多个经典案例。2022年主持申报的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VA-ECMO对急性心梗患者MAIT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予以立项,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重症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和应用》。作为团队带头人,将科室打造为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委会“吸附型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示范中心”。另外,面向全省同行先后举办两届“黄山ECMO高峰论坛” 、“ECMO临床应用与实践培训班”。

在教学方面,以“教学相长”为目标,本人牵头成立“安医大重症医学系”,成功申报为“国家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国家及省技能竞赛中获多项殊荣。在科研方面,本人近年来主持开展安徽省自然基金2项,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1项,安徽省卫生厅课题2项,安徽省教育厅课题1项,安徽省转化医学科学院课题2项;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3篇,其中SCI论文20篇,总影响因子达100分,其中4篇为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大于10分),中华系列文章2篇,中文核心期刊23篇。

分享到: